捧一把清明土
没有杏花村的细雨纷纷,只余微微灰暗的单调天空;没有春风又绿的青葱草木,只余广阔的茫茫黄土之上一株微微摇曳的低梨树;也没有蝴蝶和纸鸢,只余远处依稀可见的连绵山脉——这就是故乡的景。这是年幼时第一次回到故乡,令我失望的故乡景色。
第一次与家人一起上坟,脚下踩着松软的泥土,跨过路途中凹凸不平处,我手中攥着一袋要放于坟前的供品,一路环顾着。并不懂礼仪的我满脸茫然,学着别人的姿势缓缓跪下,膝盖接触到微凉的泥土,两条腿都亲近了土地。我把脸上的表情压制成一副凝重的模样,双手紧贴泥土,微微弯曲手指,厚重又柔软的触感吸引了我。
保持着姿势,低下头,四周静默无声,耳边偶尔传来丝丝风声,梨树叶随之摆动,似乎有了节奏和规律。抬头望向墓碑,忽想,我手所触的这片土地,是否长眠着故去的亲人?
轻轻捧起一小抔泥土,颜色泛着深棕,好似触摸到了亲人的温暖。随着家人缓缓起身,却忘记拍拍膝盖上沾着的些泥土。又环顾四周,不知不觉中心早已没了先前的失望和茫然,景色似乎都变得亲近起来,这也许是因为触到那带有亲人温暖的泥土了吧?
我们与故土已渐行渐远,但我不禁频频回望。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景致在慢慢拉近,有了别样的悠远意味。天空与远山的影子融在一起,那片立在碑旁的梨树,陪伴着故去的亲人;淡绿色随风摇曳的枝叶,仿佛在向我招手,挽留着远去的亲人。渐渐模糊的视野中,踏实和温暖却在不断滋生。
又是清明时节,渐渐了解了家乡的习俗,渐渐变得成熟却离家乡越来越远,远离了那片宁静温暖的土地。
我开始想念那归家的感觉,虽然没有过多接触,却好似无法离开。心中默默念着家乡的风景和家乡的已故亲人。
下次回到家乡,我一定会捧起一把清明的家乡土,重温那温暖与家的感觉,想念那清明特有的宁静,唱响那支故乡的歌。
【总评】
淡淡故乡愁,点点思乡泪。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是通过对比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,虽是故乡却是陌生的感觉,此时的景语就是作者的情语。庄重的祭祀礼仪让“我“有机会与泥土做亲密接触,在亲密接触中,“我”萌生了对故乡对逝去亲人的感情。作者再次将镜头推进到四周的环境,却感到了踏实和温暖。一抔故乡土,聊解游子意。
三年清明,一瞬成长
秋叶撒了一地,铺了满地的幻想,来时走过的路,伴着这一地的枯叶。伴着格子纸上笔尖的跳跃,伴着四溢的温情,我悄无声息地在成长。
初一时,写清明踏青,我想起了一日同奶奶游山所见的枯叶。就在山顶上、云端下,地的枯叶。我欣然地踩上去,枯叶发出一阵“沙沙”的声响,仿佛蚕在细细地咀食桑叶。最奇妙的是枯叶之下的绿草已偷偷探出小脑袋,我把所见美最描绘在作文纸上:眼前是棕黄色埋在树根旁的团团枯叶,恍惚间看到它们生命的消逝,迅速融入泥土,滋养出新绿。老师在作文批注时写了八个大字:语言优美,感情欠缺。我看着操场上枯叶掩盖不住的绿意,始终琢磨不透为何“感情欠缺”。似懂非懂,只任由时光给我个明白。
初二时,再记清明,我写下了清明去看望奶奶的记忆。我第一次发现,奶奶的手竟如那枯叶般苍老。她的手被褐色的皮肤包裹着,青筋突出,十指不能伸展,干瘦而布满沧桑。离开奶奶家便很久不能见到她,告别前,奶奶伸出手轻柔地摸了摸我的头发,嘱咐我要努力学习,我觉得像是一片枯叶落到我头上,却意外地传来丝丝温暖。回想起那枯叶般的手无数次牵着我,走过朝阳落日,走过春夏秋冬。老师出乎意外地给我这篇作文打了高分,并写道:奶奶爱你,那你的爱呢?我回忆着奶奶的手,似乎明白那爱已不知不觉间纳入胸膛。
初三时,我的笔再次将清明写在纸上,却是别种滋味在心头。奶奶去世了,看着已亭亭玉立的我,别无遗憾地离去了。我给奶奶上坟时正值清明,我拾起一片枯叶,静静地摆在奶奶坟头。那便是我写给她的一封信,一封长长的“情书”。奶奶就是那枯叶,而我正是那日益茁壮成长的小树。奶奶,我把我的爱融进了那片枯叶,让它陪您走过以后的春夏秋冬吧。老师最后一次为我批改作文,只在上面写了四个字:这就是爱!我终于明白我每年都见清明到,却再也见不到那些人。有些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,容不得你的任性和不珍惜。日影飞去,叶生叶落,一支笔起起浮浮,我将情铺在纸上,记录成长。
【总评】
“三年清明,一瞬成长。”题目本就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,吸引了读者。使用“总一分—总”的结构,使全文脉络清晰完整。枯叶与绿草的隐喻,恰好印证了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春”的诗句,奶奶与“我”也正是这样的关系。老师的评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情感的温度也在清明书写中达到高潮。文末的“珍惜”二字,深化了主旨。
清明踏访自然
又是一个清明时节,我拉着母亲的手站在乡间的小路上,静静看着,两旁的碧绿拥着中间的澄黄,不知蜿蜒到了何方。
风瑟瑟地吹着,雨淅淅沥沥地下着,空气中似乎仍夹杂着清明的凄凉味道,少了城市中矗立的高楼,风肆意地在这田野间撒欢。
我驻足远眺,有一条小溪波光粼粼,倒映着苍苍蒹葭的剪影,溪边还系着三条竹排木筏。我想,此时若是雨息了,夜幕降临,定有几个调皮的娃娃坐在水边,欢声流了一溪。繁星、春水、野道孤烟,茫茫芦荡,鸟飞鱼跃,村落在这画卷中沉睡。
我不禁苦笑,日日在城中,已多久未能见到如此美景,如今竟在这偏远小村,在清明扫墓时,不经意间看到。但求这番美景能在这“袅袅青烟”中永存,不要在这清明被一同扫去吧。
自然美总是美到极致,揳入我的骨里,令我久久不能忘怀。
或是雨雾迷茫,柳岸河畔,河洲烟清,哀鸣不绝,若谢灵还在此,是否吟一句“ 乘月听哀狖,浥露馥芳蒜”;或是梅花绝艳,雪落枝头,寒风凛凛,青鸟归巢,若崔道融在此,不知会否吟一句“数萼初含雪,孤标画本难。香中别有韵,清极不知寒”。自然美早已不是一种符号,而是可以跨越时空长河,让我们与古代文人畅谈。
可惜,现代人失了自然美,永失了这文化底蕴。自然美在于返璞归真,而如今我们心目中的美却成了数不清的歌楼舞榭,成了胭脂粉饰。
我站在清明雨中,站在姥姥墓前,终于,弯曲了双腿,跪拜,为妈妈而拜,亦为这静悄悄逝去的自然而拜。我相信,终有一天,人们会回归自然,将这冰冷钢铁,将这黑暗之烟亲手埋葬。
那时,我定要去欣赏自然的水墨丹青,那天与云与山与水共同创造的飘逸空灵,那旁人扰不乱的淡然轻悠;我定要在清明这天,停棹湖上,息帆远岸,看那清风明月,听那溪声鸟韵,嗅那涛浪荷香,学那张志和,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。
我定能看到那半地残荷,叶尖上的露珠散发出清冷的光芒,蝉或许在为她祈祷,唱一支祭歌,默诵一首墓志铭。
呵,何时湖岸也停泊着属于我的一叶渔舟,有一杯清茶,一把薄伞,清明时节,踏访自然。
【总评】
清明,踏青,自古有之。作者踏青,踏出了一份景致,踏出了一份情怀,踏出了一份愿望。这份美,是属于古人的,这份美,也是该属于今人的。行文之间,处处可见作者的文学底蕴;字里行间,字字道出作者的审美格调。文章运用多种表现手法,意在呼吁人们爱护环境,共同营造美好家园。
清明魂
清明魂,魂断千人心。
——题记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清明节,一个熟悉的传统节日,行走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,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情怀。
在古代,清明节又是鬼的节日。那时的清明节只流传于百姓之间,老百姓们没有钱奢侈挥霍,而代之以柳的情怀,来展现他们最真挚的感情。相传,有种柳枝可以驱除邪气,人们便“插柳于衣”,而且柳又有“留”的意味传递着人们对死去亲人的怀念,这便不难解释坟墓旁常会有柳树作伴了。
后来啊,清明的魂在整个中华泱泱大地泛起了层层不断的精神涟漪。由于皇帝的重视,清明推广到了每个人心中。纵观三皇五帝,磅礴《史记》,祭祀大典似乎成了每任皇帝宣告王权,彰显皇家风范的标志。从南到北,都有独具特色的插柳习俗。在北方,粗犷豪放的北方人将柳枝插于衣服纽扣间;在南方,细腻多情的南方人则会做成柳枝手链、头环等玲珑的物件。
而现在,清明的魂虽有高科技的影响,却依旧闪耀着璀璨光辉。反而更添一份勃勃生机,轻快明朗的节奏。学校经常会在清明节组织学生们踏青、扫墓、“清明魂”主题朗诵等活动。抬头望去,淅淅沥沥的雨点纷纷而下。不是天公不作美,是上天也在为入土的灵魂们哭泣。微风轻吻着我的脸颊,夹杂着泥土与嫩草的气味,仿佛闻到了“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”的意味。我们整理好行装,向着烈士陵园走去。拂去墓碑上沉寂的尘土,露出金色铭刻着的光辉墓名,将一束鲜花轻献。我听到了沉寂下百年的中华声音,那么响亮、高昂,这就是清明魂吧!
在将来,在文化的高速渗入中,我们将始终坚守清明魂,坚守每段中华文化的泱泱历史。我们敢于相信也必须坚信——清明魂将永远回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,回荡在源远长河中,
回荡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。
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更幻化成了一种精神:是思亲,是离别,是忧国,是中国人特有的魂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