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微博上热门推荐的清华大学开学典礼,才发现一年一度的大学开学季又到来。总觉得应该在开学季说点什么。
视频里关于大学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说法:
教师代表对新生说:“独立的人生才精彩,独立的人生首先要有独立的方向,引领自己走向独立方向的是兴趣。兴趣不仅能让我们学会已有的知识,更能让我们发现新知识。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两样重要的东西:好奇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。”
毕业学生代表对新生说:“大学四年征程,磕磕绊绊常有,一马平川难求。临走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——勇敢迎接挑战。”
新生代表自己说:“第一次参观清华大学,拿书的手不仅颤抖,来到清华园不小心撞到教授,教授谦和有礼并不责怪自己。”
以上三位代表诉说着各自群体对于大学的感受,但是作为一名毕业多年,曾经是一名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,如果我面对这些演讲,我并未能听到任何能具体操作的建议,也仍然不清楚大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。所以作为大学毕业多年,如果要对曾经那名普通的学生说几句话,我可能会这样说:
一、 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再不济就选大家认为有用的
这句话前半句像是说给年轻人满怀理想和激情的话,后半句突然泼了一盆冷水。但事实上对18岁的年轻人来说,后半句可能更有用。18岁时候能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未来想做什么的人很少。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对于专业的了解是碎片化的,或者经由别人的经验诉说而来。(当然排除一线大城市资源非常丰富的高中生,因为他们接触的信息很多是一手的,甚至家庭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开创者)对于有些懵懂和普通的学生来说,学习社会已经非常成熟和公认为有用的专业,是一个安全的选项。
除却掌握的信息片面之外,也不排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“为做自己而做自己”的执念引发的选择偏差。但这里,这条建议多半是起不到作用的。
二、找喜欢的人谈恋爱
找个喜欢的人谈恋爱,不要被毕业了反正要分手,现在还太不成熟,恋爱会耽误学习的话唬住。因为如果不谈恋爱,你也不一定就能多学多少知识,等成熟了,怦然心动的恋爱想找回来就难了,毕竟荷尔蒙不是每个年纪都分泌的和十八九岁一样多。
恋爱还有一个好处,让自己知道:自己还有另外一面,这一面不同于和父母相处,不同于和朋友相处,第一次有一种愿意主动付出的欲望。记住这种欲望,这是一种“爱人”的能力。拥有爱人的能力,往后每个略显孤寂的人生不需要依赖别人也依然可以快乐生活。
三、 不合群是为能以后合更好的群
有人说小学生才成群结队,大学生都是一对一对。这个对大学生找对象的能力恐怕是乐观了。在大学,你不在社团中,就在班级中,不在班级中,就在实验小组中,不在实验小组中,总在寝室中。团体生活仍然无时无刻不环绕在周围,这些团体的组成大多数并非由自己的意愿,而是被分配。这样一来,很可能发生团体中的其他人与自己三观相去甚远的情况,但是很多时候,十八九的我们不能第一时间识别自己和别人不同的三观,哪个才是值得坚持的。为能让自己不被孤立,我们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向别人的观点靠拢,自己也在过程中不断失去。
所以如果被孤立不要第一时间怀疑自己,找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做做,比如:阅读、锻炼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。
将时间投入到自己身上,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收获。就如同严歌苓对于读书这件事的评论:“读书这项精神功课,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,使人从世俗的渴望(金钱、物质、外在的美丽等等)中解脱出来。“
而解脱出来,真正的自己也才能逐渐显现。